学术动态

形象学研究工作坊圆满举办

作者:    来源:44118太阳成城集团    时间:2024-11-26   阅读次数:

      2024年11月23日,太阳成官网在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中心125室举办形象学研究工作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辉,《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云龙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工作坊分为主旨发言和会议研讨两个阶段,分别由院中文系系主任鲍良兵、文艺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许双双主持。

会议开始,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孙良好教授介绍了本次形象学研究工作坊的基本情况,谈及自己的形象学研究起始于20多年前在北京大学访学时参与孟华教授团队的相关工作,此次工作坊会议可以视为向刚刚过完八十寿辰的中国形象学研究的引领者孟华教授致敬,同时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的开展。

在主旨发言阶段,周云龙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以“作为方法的形象学以及形象学的方法:后结构主义及其后”为题,梳理了形象学研究的简史:19世纪法国后期形成,后又经历了中国的梁启超、法国学者基亚等人到萨义德的《表征》,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学研究发展脉络;形象学作为人文研究的方法,具有强大的阐释效力和整合能力;形象学的研究范式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同步,经历了经验主义到批判主义的变迁;他指出“知识点推进需要俄狄浦斯”精神,并提出了符号物的新概念;他认为后结构主义之后的形象学有待走出语言学转向的分析框架,实现新的突破。

孙良好教授以“以他者为镜像: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为题展开论述,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与“异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数日本、欧美和俄苏,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这些国家的文化或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而较少关注中国现代作家如何建构“异国”形象以及这些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是现代中国作家在特定时空中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所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筛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描述和想象,对其进行细致的爬梳、整合,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一方面可以让当代中国人看到逐渐消逝的曾经的“异国”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人们认识“自我”提供可资参照的“镜像”。

许双双博士的题目是“《鞑靼征服中国记》:明清易代想象与17世纪末英格兰王位危机”。《鞑靼征服中国记》(The Conguest of china by the Tartars)是17世纪英国剧作家塞特尔(Elkannah Settle)取材于明清易代的一出戏剧,既是对中国政治社会的想象,也是借中国题材探讨本国重要文化议题的文学实践。塞特尔将清朝建立想象成一种合法的继承,而非篡权的结果,向读者提供了最极端的关于明清两个朝代之间具有延续性的一种表达,其目的在于为英国即将到来的王位继承危机提供一种想象的解决方案。

宋炳辉教授对第一阶段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他指出周云龙教授对形象学理论的追踪和回溯,并不断寻找新的理论支撑,“俄狄浦斯精神”对当下的研究有一定启发。孙良好教授的研究是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展开的,这与周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互补的,和许双双老师的研究内容是相反的,即外国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作品中的异国形象,许老师的研究是完整的文本,而孙老师的研究是大量的、碎片化的,二者可以进行相互对照。他提出思考:后殖民主义理论超越了真假之辨,现在又如何从真假之辨回到方法论的讨论中去?方法讨论是否需要依托于差异之别?孙老师的研究也反映出我们的研究中有历史和时间维度的因素,同一板块的形象会产生变异,需要去考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等等。

会议下半程,许双双老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开启新的汇报与讨论。

第一位发言的是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张秀超,她的汇报题目是:作为现代中国镜像的“另一个世界”想象——以王礼锡的苏俄游记为中心。研究背景是基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深陷经济危机,苏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异军突起。现代著名活动家、文学家王礼锡在1930年代两次游经苏俄,试图探寻苏俄生活的内部,重寻资本主义浮华下消失的“异相”,其笔下着力展现作为“另一世界”与资本主义对峙的苏俄社会主义。论文聚焦王礼锡游记所建构的苏俄形象,探讨其笔下的形塑苏俄形象的原因以及苏俄形象的意义。王礼锡对马克思主义有过深入了解,认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可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寻找答案,这也构成了其观看和审视苏俄的重要装置,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在这种信仰“真理化”的遮蔽之下窥视苏俄,囿于乌托邦化的迷恋,从而造成镜像与历史真实的背离。张秀超强调王礼锡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化视域下的苏俄迷恋是“误读”却并非“错读”,恰恰构成了其想象“现代中国”的镜像。

第二位发言的是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杨超辉,他的汇报题目是:藉“过渡之舟楫”“再造文明”——胡适《留学日记》中的美国形象。杨超辉提到《留学日记》作为胡适“自言白语的思想草稿”,是了解其留美生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其中对于美国形象的描摹和建构值得特别关注。胡适选择留学美国作为“过渡之舟楫”,踏上了“再造文明”之路。在“一哀一乐”中欣赏美国秀丽的自然风光,在积极参与中切身体验美国政治的自由民主精神,在婚姻问题上表现出“为宗国讳”的“中国情怀”,在女性解放、男女交际、婚姻、家庭等问题上趋近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化,追求开放包容的社会。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中,胡适对美国形象的建构呈现出一种“迷恋意识",绮色佳成为其心中自造的“第二故乡"。留学七年间,美国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进步主义运动,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等方面得以重建,奠定了现代美国的基础,这也为后来胡适在五四时“再造文明”的理想提供了模仿的范本,成为其想象的“乌托邦”。

第三位发言的是我校比较文学研究生魏开源,作为帝国的中国——卫匡国《鞑靼战纪》中的中国形象。他首先介绍了《鞑靼战纪》的大致内容,以一个巧妙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即卫匡国以拉丁词汇“imperium”命名明朝中国,以“provincia”命名中央集权制度下划分的行省,将中国作为帝国放置在“帝国转移”的框架之下,将明清易代放置在中华帝国的演进脉络之上。以此实现鞑靼政权的合法性与传教的合理性。作为帝国的中国直接与罗马帝国对标,这就给“帝国”注入了神圣的维度,卫匡国也在书写中实现了神圣与世俗的重新连接。而卫匡国之所以实现这种连接源于17世纪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宗教的地位。为此,卫匡国以中国为中介,将其纳入神圣帝国的版图,为17世纪危机提出了参照和出路。最后魏开源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在《鞑靼战纪》中,中国拿着帝国的身份证进入欧洲世界,并指出尽管中国是西方的他者,但是认识他者的前提是先成为西方的自我。

第四位发言的是我校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朱淑灿,她的汇报题目是:“康桥世界”:“个人主义者”的自我形成与道路想象——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研究背景是基于近代以来的文学生态和行旅要素的参与关系紧密,作为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徐志摩笔下的英国描述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迷恋”特征,经历了现代性想象的转型,推动了个体在情感意义、审美意义上的解放,被其称为“精神依恋之乡”。她借助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探究主体的自我形成如何影响其英国形象的塑造。此外,徐志摩以自我言说他者,所塑造的英国形象是东方中国的镜像,存在一定的取舍,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浪漫主义的文化批评立场下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其指向现代性的崭新形态,为中国的“现代”想象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视点。

所有发言结束后,由张辉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性评议,他认为今天的会议是理论与个案的相互补充。周云龙教授对当下形象学研究的反思是具有启发性的,我们往往会注重形象研究的方法和意义而忽略形象本身。张辉教授对前面提到的“残留”一词进行了注解,没被符号系统所捕获的部分可以理解为“留白”,他认为形象有空缺才完美。文明的发展进程不是平衡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打破固有的视角和思维,调转”边缘和中心”,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教授还指出张秀超和朱淑灿二人汇报的内容是互补的,所涉及的英国与苏俄的形象有所对照,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特定时空中国人眼中的异国形象。杨超辉所汇报的内容十分细致,可以更好地洞见美国形象。魏开源的研究从词源、纵向的视角来分析西方的思想史。他认为发言者的汇报给形象学研究带来了有力的推动,打开了研究的新天地。

最后,孙良好教授进行总结,他认为工作坊虽然规模不大,但发言者表述充分,探讨深入,理论突破可以开拓新视界,文本研究可以反哺理论,形象学研究未来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图文:夏益静、赵柯涵;审核:孙良好


  • 联系方式

  • 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北校区1号楼44118太阳成城集团
  • 联系电话:0577-86680856
  • 研究生招生电话:0577-86680841
  • 邮箱地址:rwxy@wzu.edu.cn
  • 人才邮箱:rwxyrc@wzu.edu.cn
  • 意见及建议电话:0577-86680852
  • 意见及建议邮箱:00062002@wzu.edu.cn
  •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44118太阳成城集团微信公众号

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版权所有 © 2017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